10 月 16 日,2024 中国(重庆)数字能源产业创新发展大会盛大召开,主题为 “数智赋能 构筑能源新未来”,聚焦能源电力智能化与数字化转型展开深入探讨。华为数字能源中国区总裁周建军受邀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周建军指出,在能源产业低碳化、电气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下,数字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正成为能源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引领新一轮能源产业变革。
当前,能源产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在能源生产端,风光大基地快速建设,新能源高渗透率引发弱电网问题,影响新能源的高比例并网与消纳;在能源消费端,工业企业面临碳关税、节能减排及降本增效压力,加速绿色转型成为重点;在电动出行方面,电动车虽为交通电气化的重要力量,但充电体验不佳、充电设施运维困难、车桩网协同难等问题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阻碍。面对这些挑战,华为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变革,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绿色低碳发电方面,构网技术助力新能源成为主力电源。随着新能源的高速发展,各国电力系统步入可再生能源高渗透率阶段,我国西北区域可再生能源发电渗透率也将达 50%。然而,新能源的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特点,使得电力系统平衡与安全问题凸显,构网技术成为提升电网安全稳定的关键。华为基于多年新能源安全稳定并网的研究与实践,创新推出智能光风储发电机,具备 10 毫秒内提供 3 倍无功电压、3 至 20 秒有功功率可调的性能,重构电压、频率和功角稳定,为弱电网下新能源高比例并网和消纳提供了稳定实用的创新路径。2024 年 7 月 28 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多位资深院士和专家对华为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进行鉴定,一致认为该项目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同时,数字化电站迈向 “自动驾驶”。新能源电站正趋向高海拔、大面积、荒无人烟的 “高大荒” 场景,面临地理环境恶劣、多能源布局复杂等挑战。华为打造 “规、建、维、营” 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解决方案,为新能源电站注入 AI 动力,提升规划、建设、维护和运营效率,推动电站走向 “自动驾驶”。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大型能源基地、分布式光伏和光储充一体化微电网等场景。例如,打造数字化 PR 智能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组件和逆变器,提升发电量;应用 AI 和大模型技术于气象预测,提高光功率预测精度;打造智能运维驾驶舱,实现少人化、无人化运维。
绿色低碳生产领域,一体化低碳园区解决方案推动千行百业绿色低碳转型。在用电侧,工业企业面临国际碳关税征收和国家碳双控政策的双重压力,同时用电量增长、电力成本上升和限电停产风险加大。华为推出 AI + 源网荷储一体化低碳园区解决方案,满足各类工商业场景需求。如华为与重庆攀华集团合作建设屋顶光伏项目,充分挖掘屋顶资源潜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在江苏、东莞、北京、上海等地,华为数字能源技术助力各行业迈向 “低碳” 时代,期待更多工业企业园区通过光储充一体化部署加速绿色转型。
绿色低碳出行方面,从城市到珠峰打造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交通电气化进程加快,充电基础设施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支撑,但也存在规划不合理、资源利用率低、低质量重复建设和安全隐患大等问题。华为全液冷超充技术打造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开创 “一秒一公里” 充电体验,推动电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重庆市基于 “便捷超充行动计划”,合理布局超充快充基础设施,华为联合伙伴为重庆市民带来极致充电体验,助力重庆成为全国一流便捷超充城市。此外,华为还与伙伴打通从成都到珠峰的超充绿廊和物流专线。2024 年 4 月,华为携手多方成立超充联盟,共建生态,为用户、车企、运营商、电网和城市带来多赢局面。
展望未来,华为坚定 “技术产品公司” 定位,持续技术创新,积极发展产业生态,与客户、伙伴和生态共同创造行业发展、共建标准规范、共享商业价值、共筑产业繁荣,携手共建绿色美好未来。
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图片文字等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如有侵权或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